楊平猷藝術法談
2016年3月20日 星期日
2016年1月27日 星期三
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
文化造型工作的歷程——記楊平猷的「鳳輪」
文化造型工作的歷程——記楊平猷的「鳳輪」
王淳義
雄獅美術月刊 1976年8月66期
一、一隻大鳥
「快來看呀!一隻大鳥!」
「是老鷹!是老鷹!」
「才不是,那是孔雀,好大喲!」
「好漂亮!」
清水鎮壽天宮媽祖「割火」(進香)的遊行行列正通過一所國小前面,那些掃地的小朋友爭着跑出來,擠在路旁,睜大眼睛極感興趣的望着熱鬧的行列,特別對「媽祖」轎前一隻輕扇着翅膀的大鳥,好奇而熱烈的辯論着、讚嘆着。燦爛的陽光照着喧囂的隊伍,這隻約一丈長的大鳥是行列中唯一的「禽類」,以它特有的形體,沉靜昂揚的曳着「媽祖」的坐轎,徐徐前行。
去年初,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蔡先生。他知道我從事彫塑工作,便和我談及廟宇活動的事情,他說清水鎮壽天宮的信徒們自動組成了五個小組,這些小組配合着廟宇的節慶來推展信徒的敬神活動,純粹是大家奉獻的競爭,經儕與廟宇無關。他參加其中較年輕的一組,希望今年「媽祖」割火的活動,能夠勝過其他四組,因此想請我幫忙,替他們想一些比較生動的東西。
當時,我覺得這似乎是坊間藝匠的工作,僅給他提供了一些可行的意見後,就不再去想它了。
到了年底,我在一個熱鬧場合又遇見了蔡先生,他舊話重提。
他說:「我們有一個歷年來無法解決的東西,文獻上面曾提到:『媽祖』乘『鳳輪』出巡。但是這個『鳳輪』我們做了好幾次,都不能滿意。」
我問:「你們是怎麼做的?」
他說:「上次我們請了工人,在轎下的輪子配上兩隻鳳凰,結果很不好,不知你有什麼好的辦法?」
我說:「所謂『鳳輪』恐怕不是在輪子上裝鳳凰的意思,照古文看來,『輪』字應可從『車』解,我寧可把它解釋成用一隻鳳凰在前引導的乘車,就像『龍舟』一樣,在造型上也可以得到解決的方法。」
他聽了這番理論,頓覺恍然大悟,高興的要我替他們製作這隻鳳鳥。那時我們剛辦了「方井美展」,大家一直在研討「方向」的問題,也得到了一個模糊的概念——就是「文化造型」的問題。於是,我便答應了這個工作。
在今年二月下旬,「方井畫會」在美新處舉行第五次展覽時,青年彫塑家楊平猷向我透露了以上的消息。
二、彫塑家的介紹
楊平猷是臺中清水人,臺北師範藝術科畢業後,入藝專美術科(第五屆),二年級時選習彫塑組(現已改為彫塑科),在校素描最優,又在楊英風處學習並充當助手。彫塑作品參加過各項展覽。服役後,專事彫塑工作,參加了「國際造型與藝術家協會(ISPPA)」、「五行彫塑小集」、「中部美術協會」、「臺中藝術家俱樂部」等活動,並熱心致力於由同學組織的「方井美展」(已展出五次),現擔件中國彫塑學會理事,民國六十年承塑了臺中省立圖書館中興堂浮彫「瓊島弦音」(9m×35m),於民國六十三年赴日本考察藝術活動,現年三十四歲。
三、成為彫塑家的過程(自述)
「國小五年級開始,跟着美術老師到外面寫生,漸漸對美術產生興趣。初中時,有一朋友參加了臺中ABC畫廊素描函授班,我從他那裏借到講義,勤練鋼筆畫素描,初次領會了筆觸的味道和腕力的控制。高一就讀清水高中,看了余光中翻譯的梵谷傳,受到很大的刺激,決定重考臺北師範藝術科。進入臺北師範後,從基礎訓練着手,當時的老師周瑛,就開始教導分面的觀念。我曾經有一張畫,被周老師指出帶有立體派味道,隨着開始認識西洋近代藝術理論。」
(分面觀念的奠定,可能對於素描的助益極大,也是日後選擇彫塑的啟端,在楊平猷往後的彫塑作品中都極注意面的關係與交代,不難看出這段經歷的影響。)
「後來曾在王鍊登及李石樵處學畫。在李石樵處,對他的努力方向有所感悟——有一天見到了他用長方形色塊畫淡水河,把山的倒影、水波的形象及堤岸的景象處理得層次分明,看了很感動。那時大約是二年級,感受到簡化分面技術和交待色彩層次的技法,得到了一個印證。有一次,參觀李德的人物素描展,我感到很震驚,又認知了素描也有自身的境界。它的氣氛、色調、構圖給了我很大啟示。同校之後,我畫了二十幾張素描靜物,企圖捕捉李德素描所給我的感受,對我繪畫調子的建立,幫助很大。
在師範學校,最大的進步就是——對於繪畫要素的空間感、量感、質感及調子原理,已有相當程度的了解。這一點,比起進入高中專心準備聯考的同學們,是幸運的早了一步。那時,對於十九世紀印象派所追求的氣氛與世界,已經有具體的感覺目標。」
(進入藝術學校的同學,大部份都要到二年級開始,才能體會到素描的調子問題。)
「我在師範學校時,曾和一友人到楊英風處,對於彫塑產生很大興趣。藝專升二年級分組時,學長們指出只有素描最好的才可進彫塑組。聽了這話,我覺得也許彫塑比較高深,加上自己對素描也有一番自信,雖然彫塑的確切觀念尚模糊,還是毅然的選上。」
(教育的引導有所欠缺,選擇彫塑好似命運安排。)
「分組之後,我學習彫塑的路程分為二:一是有空時就到楊英風處實習,一是在學校學習。在楊英風處,見識了一些實際工作的過程,啟發不少技巧及觀念。在學校,除了老師教導之外,最大的好處就是跟同學相互切磋研討。大概因為條件的限制,老師的啟發顯得較弱,大家也摸索得很辛苦。
那一段時間,簡直是在跟一大桶泥巴搏鬪,有一年多除了技術略有所得之外,沒有具體的收獲。當時塑造人像,往往由局部做到另一部份,無法把握全局,而且體力的消耗比素描更大,往往精疲力竭仍得不到進度,大概素描是一氣呵成,在這裏則有再而衰、三而竭的困擾。同時三度空間的造型交代,更是處處令人不滿意,作品所以敢於翻成石膏,只不過在解剖的觀點已臻合理時,就將它結束。也就是形態的完成,跟素描所努力探索的精神是兩回事,不能統一。
直到三年級下學期,漸有心得,開始嘗試把理念用上作品,然而,不久就畢業了。可以說才剛剛開始了解彫塑的神秘,正待努力探索,却面臨中斷,因此服了一年役後,我立刻重拾泥土專心彫塑至今。」
四、一個有意義的轉變
這幾年來,楊平猷一方面仍在楊英風處工作,一方面積極的從事創作,參加無數的展覽活動。他的作品,往往取材自天然的石塊、木塊加以處理,產生出粗獷、爽朗俐落的造型,這些造型大都是經由抽象的或半具象的形式,赤裸的展現出理念的內涵,形成一種凝煉而特殊的風格。這個形式風格乃是源於楊平猷想要「追索一個中國的風格」的信念而來,由於中國的藝術精神之中,有很多高遠深奧的道理,因為受此思想的影響,楊平猷的作品也帶有常人難以領會的哲理精神。
「在師範時,我讀了一本國畫理論書籍,境界高超而豐富,我曾把握它的精神重心,用於素描上面,得到了不少心得。製作彫塑時,我也將正反虛實之類的觀念,包容上去,也得到了另一種效果。」
在這個期間,他對造型理念法則的執着,已為他的作品奠定了一個穩健的道路,內涵與形式漸漸獲得統一。此時期的作品如「達摩東來」,以很簡潔、有力、略帶幽默的造型,塑造一個比例勻稱的達摩法師,足踏一片樹葉,逆水而來,它上揚而貼身的僧衣,象徵着迎風的勁勢,整個姿態堅定寛怡,一種濟世仁人的胸襟表露淋漓。這件作品在方井第五次美展展出,藝術界友好都很欣賞。
「我對造型彫塑深具信心,把它當做一生的目標勇猛追尋,可是越追尋却越發生懷疑——對於藝術家為展覽會,為藝壇創造作品的生活方式感到懷疑。我們對於藝術家及藝術品的價值判斷,似乎都來自過去偏狹的藝術本位主義,我越勇猛的創作,越覺得有所欠缺。這時我對很多人表示了我的苦悶,他們都覺得沒有道理,他們認為我的創作道路已有一個良好的開始,作品已具有某種藝術品質,不應該失去信心。
「若要追溯這種創作信心從何時開始動搖,我想那是我國退出聯合國時了。那時,我正如往常一樣的埋頭於工作室內,收音機播出了這個消息,我為之一怔,那時隔壁正稀里嘩啦的在打牌,而且傳出很大聲的流行歌曲,我頓時覺得心中一陣痛楚,眼淚奪眶而出。我摔掉了手上的工具,跑到外面去,帶着胸中的悲憤,四出徘徊,想到了『商女不知亡國恨』的可憐,想到了這種麻木的情感與知識份子的責任問題。從那時起,逐漸的對於沈溺於形式藝術的軟弱與迷信感到灰心;我開始思考着民族自尊與造型使命的關係。如果藝術能夠振奮民族的靈魂,才是重要。這個想法變成了一條利鞭,時時在腦中響着呼嘯,過去那些嘔心瀝血的作品漸漸變成灰淡的影子,感覺起來好像是夾在書頁中的枯葉一般。」
「在今年初,我們同學一起討論了文化造型的觀念,它迅即確定了我的藝術生活態度,當我興起了創作的念頭,或接到任何工作時,我已經不去想『如何表現我個人的一件大作」,而優先考慮『文化造型』的可行性,至於報酬、名聲、藝境、藝術界的評議都退為次要,所有的藝術工作指向,自然投向大眾教育和建立民族信心的造型活動上。」
在我們學習的歷程,創作態度保守或激進的同學,都莫名其妙的受着藝術家虛榮觀的催趕,認為從事的是一件清高的心靈工作,把拒俗的苦悶當做修道的享受。至於西洋畫壇的催眠,一直使人愉快的憧憬着作品未來的偉大地位。
把藝術看成一種苦行來修煉,自然只特別關心「自我的心境」,乃至於產生誇張矯情的做作現象。如此在西方的眼光中是專業的、純粹的、學術的、乃至於尊敬其服膺理想的犧牲精神(犧牲麵包、朋友、妻子、家庭、事業等等不一而足),這樣絕情的毅力由於投射方向錯誤,固然是將藝術的礦藏越挖越深。然則不是忘記了太陽底下的清明風光,就是與外界的通路已被塵封,所尋找的與人性需要的,恐怕是地下地上各自發展了。
如果再從民族的文化性格深思,僅為着虛空的野心生活,而罔顧同胞前途的藝術家,其仁人之心愛物之情意豈不是一片虛偽,其為「藝術」而瘋狂,豈不像吸鴉片一樣。此間的藝術家如能放棄西方藝術的催眠目標,必能得到與環境息息相關的踏實造型生活。
五、民間藝術活動
我小時候住在鄉村,每逢民間節日,整個村莊的活動皆圍繞着唯一的廟宇而達到了高潮。
其中印象深刻的有「梨園」的「子弟戲」,「梨園」是傳統的民間戲劇組織,內中的樂工及演員都是本村莊的村民,至於教授的人是否外聘或承傳則不太清楚。只記得每天晚飯後,村子裏的農夫都到廟去,坐在長板櫈上,老年人負責樂器及教唱,年輕人則負責表演,演的戲據稱是「唐山戲」,唱的詞兒叫「官話」,想來大概是「平劇」吧!那些粗壯的年輕人常飾反派或將軍,而長得較俊美的就反串旦角——扭捏的姿態和假嗓子都使人覺得很有趣。
到了節日,搭起戲臺,個個演員都打扮漂亮,穿戴鮮艷的戲裝,在臺上一板一眼的唱作起來,全村的男女老少都集結來觀賞,非常熱鬧。演完之後,洗盡胭脂,仍是牽着水牛吆喝着下田的莊稼漢。然而評語却成為茶餘飯後的閒談資料,演得好的也出了一陣風頭,飾小生或反串旦角的,多半成為少女傾慕的對象。
此外如歌仔戲、布袋戲、國術舞獅等等,都是村落的團體活動,因為「廟」是傳統的信仰中心,而「神明」代表着上天與土地,於是民俗文化圍繞着它,塑造出一套奉獻虔誠、結合傳統文化與歡樂的敬神活動。這一代由農村長大的人,即使到了外國,應該仍思念這些童年時的精神生活,心中永遠會存在着一個文化血緣的「鄉愁」。
西方科學產物的收音機、電影、電唱機及電視機,吸引了新生一代的興趣,民俗活動遭到了一次浩刼,為之迅速衰退,偶而城市裏的一個空地出現了一座布袋戲臺,僅見兩三人駐足觀賞,好不寥落。城市的夜晚,兒童只對百貨公司遊樂場的自動汽車和廸斯奈卡通動物玩具表現熱烈的情感,長大後到了外國也就沒有什麼文化的鄉愁了。
所幸布袋戲上了電視仍然是布袋戲,畢竟它不像菜櫥被冰箱取代一般,因為它裏面含有永不能取代的文化素質。然而為了適應新的傳播手法,它不得不改良了一些表現形式;歌仔戲、平劇都逐漸的蛻化,唯獨廟宇的民俗活動却顯得貧血而退化,演變成為迷惘心理的發洩與慰藉的活動,而不再具有積極的文化意義。(社會變化,暴發戶對驟來的財富迷惘,為求合理化的平衡而投入廟宇活動,感謝神明;貧苦的人,對於社會激變的迷惘,也祈求神明保佑賜福。)
知識份子從理性和審美的角度察看這些活動,往往覺得它是雜亂、偏狹、愚味的迷信活動,而加以疏遠,儼然成為同胞中的兩類人種,至於那邊是維繫傳統及基本生活的主力,自不待言。
所有受教育的人,應像農牧專家,將科學的觀念技法用來改善自己的土地;藝術家也可參與民間生活與活動,用造型的能力使生活產生積極性、娛樂性、藝術性、文化性和民族性的意義。受了教育而沒有能力改善周圍的環境,不是教育本身有問題,就是生活指向錯誤。教育本身固待改進,但扭轉心向却在乎個人先覺的認識。有能力的藝術家參與帶動生活環境的內涵與形式的進步,可以激發更融樂的情感,促進低層文化的昇級,這樣的活動正好像藝術品的作用一樣,只是比較積極。
六、製作的考慮與檢討(自述)
「這一隻鳳鳥,一方面他們要求每年都可使用,因此採用堅固輕便的樹脂製作;另一方面我個人覺得使用堅實的材料,在感覺上較具豐富的份量,因此用立體彫塑來完成造型,不採取紙糊之後再予彩繪的方法。
它的長度約一丈,為要結合媽祖的坐轎,必須要考慮機械結構和動力的方向、來源,因此要注意造型的適應,同時它要在街上跑,也要考慮到運動可能造成的好壞結果。
為了使「鳳」在運動上感覺生動,不用靜態的仿古變體造型,而採用寫實的手法。結構上,則在兩翼安裝彈簧條,使它在運動時能夠有輕扇的擺動。
過去的彫塑知識中,曾經學到「一件彫塑在陽光下或置於室外廣大空間時,它的顏色應該和室內的作品不同」,但是沒有學到「當彫塑可以運動時,顏色應該如何?」上色時,我採用過去靜態彫塑的顏色,終於在行列中,與其他道具相比較時,令我覺得有「消瘦」、「寒傖」、「過份嚴肅」的味道,它帶給我一個新的啟示——我必須考慮這一類活動的風格問題。
知識份子參與民間廟事的活動時,要建設的風格理想是什麼呢?
我提供兩種型式來做參考:
一種是往宗教的立場塑形,造成像天主教一類的遊行活動,嚴肅、虔誠、而純粹的風格(我這一次的上色,有些偏向這一個風格),這樣固然深沉有力,但是我覺得不適合而且不可能在我們的土地上形成。
另一種就是往節慶歡樂的立場塑形,則可以把這種道具玩具化,因為它代表着「歡樂的誇張」,民眾需要這樣的活動,來享受歡樂,也許造型可以大膽的卡通化,顏色可以艷麗華美,更能達到效果。上述的想法,僅是個人的感想,但是經過了這一個寶貴的經驗,使我的造型觀念,不再像過去一樣的拘束,另外開拓了一種嶄新的生命力。」
「這個活動之後,廟方及觀眾都覺得這個東西很新奇,一新耳目,並且使這個小組在活動中搶到了風頭,他們有了這個經驗後,也許會更加信任知識份子,邀請他們來改善整個活動的內涵和形式,那麼我便做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了。」
七、文化造型家的修養
剛由學院畢業的藝術家,在造型觀念上往往和深植傳統的藝匠對立,由於學院教育的內容大都是西方的世界,較少和生活環境聯繫,因此藝術家成為西方造型思想內侵的探鬚,想要徹底翻新傳統的形式,這個集體潛意識的企圖並沒有徹底完成。因為學院派者,在基本能力與傳統認識上顯得幼稚,引起藝匠對於學院造型教育的輕視。藝術家條件不夠不足以領導及改進傳統的造型活動,只得轉往他受教育的世界,保持着「知識」的尊嚴;而傳統的造型活動缺少新生知識的營養,一直在因襲的藝匠手中傳遞,精神喪失徒留形式,越發墮落,它的低俗、不和諧、及無意義的形式更使知識份子遠離,成為惡性循環的狀態。要改善這種文化分化的現象,要那一方面委屈呢?要藝匠接受「達達」、「超現實」、「立體派」的理論教育嗎?
楊平猷在參與這件造型工作前,先有一個清晰的心理覺悟,由此發展成為誠懇的工作態度,這是構成雙方正確交通的基礎。然後他從受教育的知識,為「鳳輪」提出了另一個新的闡釋,解決數年來的難題,是造成信任「知識」的關鍵。至於構想、設計、製作而至於參加行列面對大眾的這一連串的過程,不僅代表着自身觀念的出發和完成,同時也代表着藝術家挾帶創作及改善的心意參與成功。
這其中包含着下列的意義:
1.固執的傳統接受了知識參與,並承認知識也是一種解決困難的工具。
2.保守的民間接受了知識份子的建議,並且願意大膽的讓他嘗試。
3.知識份子的結合及參與,必須基於尊重傳統文化的誠懇態度(以造型來建設民間活動,不要求民間來屈就他的大作)。
4.一個「讀書人」不只要有一套理論,還要有做得出來的能力。
5.「結合」有賴於爭取雙方的平等關係,「讀書人」不能有自負的心態,但也不能喪失引導及建設的任務。
楊平猷的「鳳輪」不管成功與否,最有意義的就是它的過程——得以步步實現的技術與努力。心理認識、對傳統文化的態度與認識、本身的學識、彫塑的能力、待人的態度、言談的技術、結合取捨的能力等可以說是一個「文化造型家」的基礎修養了。
八、結語
羅丹在談到他的彫塑觀時,曾說:「我的彫塑放在公園時,要使公園的景觀來美化這一件作品。」(來自羅丹藝術觀一書)。
楊平猷却認為:「彫塑雖然重要,但是整個公園對大眾更重要。彫塑的能力應該用來美化公園,充實公園。而彫塑品與公園的關係,應該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2015年10月1日 星期四
体驗佛陀的呼吸法
体驗佛陀的呼吸法
2002/12/02 Tomi 0503
第一節 認識呼吸
一 認識呼吸
什麼是呼吸
呼吸是指空氣在生物身体進出運輸轉換的狀況.
生命体因氧化或碳化而產生活力並消耗能原.動物的一切行性都是一種燃燒,一種氧化現象.由於氧氣的燃燒與轉化而有生命跡象,燃燒之後又變成廢物.氧能原的補充與廢棄二氧化碳的排除活動,就需要呼吸來載送運轉.這種空氣在身体的進出,人們稱它為呼吸 佛教又稱它為出入息.呼為出息;吸為入息.
呼吸的原理
樹木需要二氧化碳;人類需要氧氣,這是一般常識.人類用肺部來作氧氣交換的場地,大家也都知道.而呼吸的主要動力是靠胸肋的擴張,與橫隔膜上下的拉縮來形成.胸肋與橫隔膜的運作,就成為關心呼吸的人注意的交點.
凡夫的呼吸法
凡指一般不關心呼吸,沒有計劃性的,自然習慣性的呼吸法,都是隨性的讓胸肋與隔膜自然運作,甚至空氣的進出也不加注意,只是讓呼吸的功能隨著身体的需要自然完成.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呼吸.這就是凡夫.
道術練氣士的呼吸法
自古武者仙家道術仕就深知呼吸與身心鍛練的重要性.仙家練氣士重視性命雙修.命的修習是指鍛練身体,提升生理機能.修道人認為緩慢深沉的呼吸,是增長健康氣力長壽的要件.呼吸的專注是心意心性鍛練的一種方法.性命修習成就時,能長命百歲,身輕体健,心念集中意念強固,轉運自如,甚至可以心意使物,羽化飛升.
練氣士的呼吸通常稱為吐納,吐舊納新.借吐納來接受天地日月之正氣,並加以導引運行週身,打通週身氣脈,藉以強身養生與培育心性.
胸式呼吸法
又稱正式呼吸法.以胸肋括張為主要.吸氣時胸肋上揚擴張,橫隔膜提升,吸滿為止.呼氣時,胸肋收縮,隔膜放下,到吐完為止.這一類人重視充分的氧分,傾向陽剛外家功夫,以練心練氣強身為主. (練習一分鐘)
腹式呼吸法
又稱逆式呼吸法.以橫隔膜升降來控制呼吸.吸氣時,腹部用力,橫隔膜下降來拉長胸腔,讓肺部吸足空氣.呼氣時,橫隔膜上升來壓縮胸腔,擠出肺部的濁氣,吐完為止.
(練習一分鐘)
複式呼吸法
(略)
強勢呼吸法 (略)
練氣士的呼吸法還有很多方式,主要大都重在心意念力與生理的鍛鍊,暫時不介紹.
佛陀的呼吸法
這是佛教特有的呼吸法,為佛陀當年所發現.並以此來教導,以此來流傳,是世尊留給眾生偉大的遺產.
在這個方法中,我們要學習的,不是橫隔膜呼吸,也不用胸肋呼吸,而是全身的呼吸.我們更要學習用心呼吸.我們關心的不是橫隔膜或胸肋的動態,而是空氣的進出在身心上所造就的影響力,以及我們專心於呼吸及觀察呼吸時,所培育出心念成長,及對生命的洞察所造就的影響力.尊者馬哈希另創觀察腹部升降法,或張大卿老師的吸拉呼推法,又是另一種品牌的佛教呼吸法.
在修學的過程中,因為身心的鬆弛,及呼吸時風界增強,推動週身脈絡,也能帶來如練氣仕般的打開氣脈的附加利益.佛也曾教導以這種心念運作來排除生理的不適,但這不是佛陀修學的重點,甚或有些人以此為障礙,到一定的程度後自然捨離.佛教著重在對運作中生起身心的一切的了知,所開啟的智慧.
二 認識佛陀的呼吸法
在佛陀的呼吸法中,首先我們要學習的是發現能察覺呼吸的著力點.
經上說:‘……….作意面前’.
作意面前有很多解讀方式.如把意念放在動作之前,先有意念再有動作;又如把正念放在所有的念頭之前,這是正念取代妄念的意思;又如把注意力放在臉面的最前面.
不同的解讀造就不同的修行著力方式,卻成就了類同的修行成果,最後還是達到佛所開示的開慧的目標.
其中,把注意力放在臉面的最前面是一種身念的著力方式.臉的最前面就是鼻子,跟呼吸有直接的色身關係.鼻子,是指鼻腔週遭.
我們把注意力放在鼻頭內腔與人中附近.吸呼氣時,空氣經過鼻頭腔,磨擦刺激鼻腔與人中週遭的感覺.
只注意空氣與鼻腔之間的接觸點,不必理會空氣到那裡也不必理會胸肋的帶動還是橫隔膜在作用.
佛,就是覺醒.
覺醒,就是清清楚楚的知道.
清楚的知道,就是明.
我們要學習清清楚楚的知道空氣與鼻腔的接觸時的生理變化,
當心與此變化重疊時叫明觸.
而這個鼻觸點,叫作明觸點.
凡夫就是無明.
凡夫沒有開啟智慧的明觸點.
學佛就是學習明.學習覺知明觸點.這個察覺鼻觸點就是學習明觸的第一步.從呼吸中學習覺知明觸點.
讓我們從這個明觸點來開展與体驗佛陀的呼吸法.
讓我們來學習体驗這種呼吸法
首先,把注意力放在顏面鼻腔附近 吸氣 輕慢自然的吸 注意鼻腔的鬆開與清新空氣磨擦鼻腔的清涼感 吸足後注意心念的折轉準備呼氣 呼氣 輕慢自然的呼 注意鼻腔相異於吸氣的溫放感
再一次 吸氣 呼氣
再一次 如是練習 感覺 体驗 (練習與体驗五分鐘)
討論
A 首先可能注意力放錯地方 硬是注意胸部的擴張 約三分鐘後才注意到鼻腔 那種鼻腔涼涼的感覺真好
靜文
Tom 可能太專心了 感覺兩手有些僵硬
John 一開始不是很習慣 隨後習慣了 就覺得呼吸漸平穩拉長 身心也跟著穩固起來 全身有發熱的感覺 如果練習時間再長一點更好
謝 練習呼吸之前 是不是要先練習放鬆全身 若能先作暖身運動 更能鬆弛身心 更能專注於呼吸
剛剛的練習 只是在認識佛陀的呼吸 和學習体驗從呼吸中找到明觸點 是佛陀的呼吸法的入手 我們現在只是很單純在認識這種呼吸法 不是在打坐 當然呼吸跟打坐有關 佛陀的呼吸法可以導入身心的寂靜 是心學的開始點
仁俊法師的偈頌有一句
‘最有出息的開始 呼吸出入佛法應’
我們現在就是在學習能與佛法應的呼吸出入 學習最有出息的開始 佛法的內容就是明 明的入手就是明觸點 有了明觸點從無明轉明就有下手處 人生才有轉淚點
從鼻觸點的發覺 我們可以体驗到什麼是正念 與明相應的念才是正念
我們也可以体驗到什麼是正知 正知是清清楚楚的知 有明觸才有正知
從正知我們也可以体驗到什麼是當下 正念妄念 當然 在當下的正念才能正知
(敲一下地板 ‘咚’一響 )
當‘咚’響時耳根聽的能力能真正的觸到響聲波時 就是正念正知 並從正知中体會當下 但通常我們都是以一種要抓取音原的第二念追憶到第一念才知 而這時第一念的當下以經過去了
學習体會清楚的鼻觸點 學習把自己的心念重疊在所緣上 所緣塵色起現在心識上的相 就會明析 這時的觸就是明觸 這時的知就是正知 明觸點就在當下 並由明觸與正知來撿驗正念 因為正念現起才有明覺 才有正知 修習佛法才有著力點 一切佛法才能落實
讓我們再練習五分鐘 (練習)
剛開始 五分鐘就夠了 每次五分鐘 再五分鐘 重要的不是時間的多長 重要的是開始 學習開始 學習只要有空就開始 失忘後很快的能再開始 工作時專心工作 工作一停又開始 回到呼吸 回到原點 原點就是明白呼吸的開始點 生命的安住點
目前我們只要學習注意空氣與鼻觸點的關係 先只是學習去感覺它 先不必理會正知與當下的問題 熟習了 明觸 明覺 正念 正知 當下等 就自然生起 就能一目了然 佛教徒的生活方式就能開展
學佛重視因果 善因自然能得善果 我們注重在因地的修習 努力耕耘 春天到了 自然開花 自然結果 學習呼吸出入 佛法自然應
佛堂裏的練習 只是實驗室的練習 真正的修習是在下座後才開始 在生活中的每一分鐘 走路開車時 等人休息時 客廳餐廳洗手間 辦公室工地運動場 每一刻都是修習的好時機 記起來 回到呼吸 回到原點
忘記了 沒關係 不要懊惱嘖備自己 不要以為原罪說是業障 只要重新開始 只要記起 能開始自然消除 生命就有希望
(再練習五分鐘)
感謝佛陀 感謝兩千五百年來的聖弟子 願此說法聞法修習功德迴向廣大世間
第二節 學習把法意帶到呼吸來
一 法意是什麼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