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光明吉祥]雕塑家楊平猷先生因修學本尊[如意輪觀世音菩薩],同時[大藏經]上的圖像本,如意輪與月光菩薩面貌相同,故以日本藥師寺藥師佛的右脅侍月光菩薩為形相,改塑成鑄銅浮雕並複製磚刻浮雕,分享給人如意給人光明給人吉祥之法喜。
1974年作品。
1974年作品。
Source: 佛光電子大辭典
如意輪,梵名 Cintāmanicakra。為六觀音之一。全稱如意輪觀世音菩薩。又作如意輪菩薩、如意輪王菩薩。此菩薩持如意寶珠及法輪,以廣濟一切眾生之苦,成就眾生之願望。如意寶珠,指世間之珍寶及出世間實相之寶,此二寶能令眾生生出福德。法輪,即轉法輪之意,能令眾生生出智德。此菩薩安置於密教現圖胎藏界曼荼羅觀音院中,密號為持寶金剛,三昧耶形為如意寶珠,種子為
(hrīh)。其形像有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等不同。其中,具有二臂之如意輪觀音像,為密教以前之佛像,與六臂如意輪觀音廣為世人所崇奉。
自古以來,即將此菩薩之六臂配於六觀音及六道,即:右方第一思惟手配於聖觀音、地獄道,第二如意寶珠手配於千手觀音、餓鬼道,第三念珠手配於馬頭觀音、畜生道;左方第一光明山手配於十一面觀音、阿修羅道,第二蓮花手配於準胝觀音、人道,第三金剛輪手配於如意輪觀音、天道。上述乃表示此菩薩之六臂,能救度六道眾生,拔苦與樂。此外,於諸經論中,尚有多種如意輪觀音之描述。
蓋此菩薩自古即受到南海諸國之崇拜,我國敦煌千佛洞留有六臂如意輪觀音之畫像,錫蘭、爪哇、日本等國,亦存有此菩薩之各種造像。

自古以來,即將此菩薩之六臂配於六觀音及六道,即:右方第一思惟手配於聖觀音、地獄道,第二如意寶珠手配於千手觀音、餓鬼道,第三念珠手配於馬頭觀音、畜生道;左方第一光明山手配於十一面觀音、阿修羅道,第二蓮花手配於準胝觀音、人道,第三金剛輪手配於如意輪觀音、天道。上述乃表示此菩薩之六臂,能救度六道眾生,拔苦與樂。此外,於諸經論中,尚有多種如意輪觀音之描述。
蓋此菩薩自古即受到南海諸國之崇拜,我國敦煌千佛洞留有六臂如意輪觀音之畫像,錫蘭、爪哇、日本等國,亦存有此菩薩之各種造像。
維基百科
藥師寺是一所位於日本奈良縣奈良市西之京町的寺院。與興福寺並為法相宗的大本山。本尊為藥師如來;開基(創立者)為天武天皇。建於天武天皇9年(680年)。1998年,以古都奈良的文化財的一部分而列入世界遺產名單之中。
東方三聖,又稱藥師三尊,相對於西方三聖而言,是東方淨土琉璃世界的三位佛菩薩。一般說法是藥師佛、日光菩薩、月光菩薩。在電光如來時代,一位居士與他的兩個兒子,共同立志,拯救世間一切病苦眾生,電光如來命這位居士改名為「醫王」,這位「醫王」後來經過長時間的苦修之後得道成佛,就是藥師佛。他的兩個兒子,也就是日光菩薩、月光菩薩。
月光菩薩又稱月淨菩薩、月光遍照菩薩。月光菩薩是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佛之右脅侍,與左脅侍日光菩薩並為藥師如來的兩大輔佐。藥師如來,月光菩薩與日光菩薩三尊菩薩合稱「東方三聖」。亦有相傳藥師如來與日光、月光菩薩本為父子,曾於電光如來法運中勤修梵行,受電光如來咐囑分別改名為醫王與日照、月照,發無上菩提大願,誓救六道一切有情出輪迴苦。
「月光遍照」在佛法上表示靜定,明澈清輝,可容攝大千芸芸眾生,使免於受貪、瞋、痴、三毒逼惱。藥師經曰:「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無量無數菩薩之上首」。在藥師佛的無量菩薩眷屬裡,月光菩薩與日光菩薩是位居上首的重要菩薩,兩人秉持著藥師如來的正法寶藏。
月光菩薩尊像出現不多,其形相與裝飾和一般的菩薩摩訶薩相差不多。依修藥師儀軌布壇法所載,月光菩薩身呈白色,乘於鵝座,相好莊嚴,頭戴寶冠,冠中有月輝,身穿菩薩裝佩瓔裝飾,手中持青蓮花,蓮上有半月形,或是手托著一輪明月。月光喻慈光,清涼寧靜,於黑暗中,發出皎潔光芒,導邪入正。
如意輪觀音(梵文稱Cintamani-cakra),全稱如意輪觀世音菩薩。又稱大梵深遠觀音、如意輪菩薩、如意輪王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之一,有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等等不同形像,以六臂像最普及,此菩薩遍傳錫蘭、爪哇、日本等地。中國敦煌亦有六臂菩薩之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